今天的行程比較特別一些,連續跑了兩趟北部,來回共四趟一樣的路程。
今天的行程比較特別一些,連續跑了兩趟北部,來回共四趟一樣的路程。
上週有個十多年沒玩龍回鍋的40多年次老大哥,選擇了一隻福利龍一萬初,但因人在北部無法來現場賞龍,方便為主的狀況下我們使用通訊軟體傳了細部的照片與影片等等,但我依然建議主人來現場確認。
其後為了龍魚平安與健康狀況,我也親送到府核對晶片與現場水質交流以及魚隻狀態確認;隔天曾兄認為龍魚的狀況並非他所想像的完整而來電詢問是否可換魚,並承諾與信任:你帶一隻價格差不多,體態差不多的來就可以,直接換。我與曾兄說:還是請您親自來一趟,避免這個當中造成的價值感落差或表現落差。曾兄也說道:我信任你,所以你換一下就好沒關係,這隻剛好沒我的緣。我也仍希望曾兄能親自到場選擇。
今天,我還是堅持親自跑了兩趟北部,第一趟先去帶曾兄來台中看哪一隻有他的緣,回程再帶他回去,順便帶龍回去換,完成了這次的交易。這尾曾兄很喜歡,街訪鄰居來看也稱讚祝賀,一路上也跟曾兄聊了很多生活與家庭之事。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是用這樣的心情在做每一件事情,把事情做好、做對。有時候老婆也會擔心:身體打壞掉,一萬多元送兩次成本都不夠還親自去接對方你是不是很閒?我想的只是愛龍的初衷,我自己送可以確保魚隻平安以及更快適應新環境,我可以現場跟龍友核對龍的狀況;對方環境有問題也可以現場確認;而另外一個層面則是能夠真心交到朋友,只要站在互信、同好、互相設想的一個基礎下,我們先付出又何妨(第一次要換時曾兄也說你直接抓一隻來沒關係,這就是一個互信互相的基礎)當最後回到台中,收到曾兄訊息裡說到:謝謝你,好多人來看都說讚時;我知道我又多交了一個朋友。台灣不大,我們都是海島國家的子民,我們又都喜歡養龍,多年來我一直提倡養龍同樂,一點一滴我們走得有笑有淚;但我也堅信堅持自己所愛與做人做事多付出一些不計較一定不會錯。